「足厥陰肝經」的功效:

足厥陰肝經,簡稱「肝經」,主治遺尿、小便不利、頭痛、疝氣、內踝腫痛、足膝關節障礙、下腹痛、婦女病等。肝經負責調節肝及及血液循環,是十二經絡中最後一條,與手太陰肺經相建連,形成完整的人體經絡循環。如果肝經失調,可能會有腰痛、胸悶、小腹腫脹、氣逆嘔吐等症狀。

肝經之六大重點穴位:

1)大敦穴

「大敦穴」位於腳拇趾趾甲底部與外側邊緣的交會點,左右腳各一。按此穴位能改善焦躁不安、緊張、精神不振、小復疼痛、子宮脫垂、月經不調、生殖器官病症等。

2)太衝穴

「太衝穴」為肝經要穴,位於腳背大拇趾骨、第二趾骨中凹陷處。按此穴能治頭痛暈眩、耳嗚、失眠、下肢麻痺、經痛、月經不調、攝護腺炎、白帶過多、高血壓、喉嚨痛、肝炎、腸炎等。

3)蠡溝穴

「蠡溝穴」位於腳踝尖上方5寸(七指橫寬)處,左右腳各一。按此穴位能改善下腹腫痛、攝護腺炎、月經不調、白帶過多、腰背酸痛、小腿痠痛等。

4)曲泉穴

「曲泉穴」位於膝蓋彎曲,膝蓋內側橫紋頂端凹陷處。按此穴能改善小便不利、腹瀉、頻尿、盜汗、治足部疼痛、脛骨痛、月經不調、經痛、帶下、遺精、陽痿等。

5)章門穴

「章門穴」位於手肘上灣令手指碰同側銷骨,肘尖所指的腰部位置即是,左右各一。按此穴能治腹痛、腹脹、腸嗚、膓瀉、嘔吐、胃痛、胃下垂、消化不良、水腫、黃疸、小便困難、便秘、背部僵硬、容易疲倦、腰脊冷痛等。

6)期門穴

「期門穴」位於乳頭正下方,第六、七肋骨間,左右各一。按此穴主治肝病、胸脅脹痛、乳腺炎、腹脹、嘔吐、胃酸逆流、腹瀉、腹痛、糖尿病、氣喘、呼吸困難,改善月經失調、食慾不振、打嗝等。

肝經的按摩方法:

建議大家可以使用「磁穴經絡按摩棒」沿著肝經的穴位推按,用合適自己的力度於上述六大穴位,由下而上的方向推按大概1-2分鐘;而當有需要時,更可在疼痛的穴位加推至5-10分鐘,從而改善上述的身體不適!

肝經之養生時間:

凌晨1:00~3:00 《丑時》是足厥陰肝經當令時,需已入睡為佳!

血氣流注於肝,「足厥陰肝經」有疏利三焦,通調水道的作用。且由於肝膽互為表裡,相互影響,此時應要入睡。有適當的休息,才能使血回流滋養肝。否則,就不利肝臟排毒之功能。肝經具有調節全身的血液疏導,使氣血調和,宜在精神愉快下入眠,以免過度壓抑致氣血不暢。 

(參考其他經絡的養生時間,請按此

Copyright since 2016 Natural Health Beauty Ltd. All Rights Reserved.